长24.3厘米 宽14厘米 厚1.1厘米 质量750克
清代青田石福寿纹石磬,外形犹如一颗心形,边缘雕刻祥云纹,中间雕刻一团寿图案,周围雕刻三只展翅飞翔的蝙蝠,两侧各雕刻一只变形虎纹,瞪目怒口,拱卫团寿,虎身雕刻成羽状,呈飞翔姿态。圆尖一端,钻有一孔,镶有铜耳可以悬挂,铜耳内附加有铜质如意头及蝙蝠、铜钱组成的链子,保存完整。现藏于焦作市博物馆。
謦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尚书•益稷》中记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里的石即石磬,说明石磬在当时已作为部落酋长召集族人和指挥征战的特殊工具及舞乐的乐器。石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在古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磬居石类,朱载堉在其《律吕精义》中称作“石音之属”。有石或玉制成,形有大有小,上面刻有花纹,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磬发音同“庆”,象征着喜庆吉祥,象征着吉庆有余,因而得到人们的喜爱。这件石磬图案为祥云纹和二虎拱卫三福捧寿,采用了透雕、镂雕、浮雕和阴线平雕等多种技法,两面雕刻,形象生动,刀法纯熟。石质细腻,颜色青灰,对光有浅黄色透光。一般所见的石磬只有穿孔没有铜耳,这件石磬不但有铜耳,而且耳内附加有如意头及蝙蝠、铜钱组成的铜链子,象征着“福禄寿”,和石磬图案以及石磬本身结合起来,寓意“福禄寿喜”,十分吉庆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