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data-cacheurl="" data-pm-slice="0 0 []" data-remoteid="" data-lazy-bgim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KKgPKoxLPJOSGTwWU3IrgCXaUD0jFJeF2cAd6AEehZ377Bgoj5tbw3jlCpUMapu3aT3nhkpzrXN6HtO1IkvOUg/640?wx_fmt=png&from=appmsg" class="" data-fail="0"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0px 24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letter-spacing: 1px; line-height: 2; background-position: 0% 0%;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ackground-size: auto;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color: rgb(62, 62, 62);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15&wx_lazy=1");" visibility:="" 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临时展览预告
预
告
01
· 2025 ·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按照国家文物局“全面促进优质资源直达基层、重视和发动青年群体力量、加速现代科技融合与智慧博物馆发展”要求,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携手焦作市博物馆,于2025年4月27日特别推出《高楼齐浮云——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文化展》。
上图——焦作简介
上图——汉五层彩绘陶仓楼
02
陶仓楼介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仓楼」顾名思义,就是仓与楼的结合体,兼具储粮功能与居住功能。汉墓中反映墓主居住环境的陪葬品仓楼,其材质多为陶制,所以称为陶仓楼。两汉时期,随着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对粮食安全存储的要求不断提高。到了东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豪强地主占据大量土地,实行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因此,仓楼这种集储粮、居住、防御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应运而生。七层彩绘连阁陶仓楼正是汉代繁荣经济的一个缩影,折射了当时手工业和制陶业的发达水平。
汉代信奉“事死如事生”,讲究厚葬“举凡生之所用之器,皆为死后从葬之物”。生前享受高楼大厦的土豪们,梦想着死后也能继续享受,所以就让能工巧匠比照着现实中的高大仓楼,制作出精美的陶仓楼,作为自己的随葬重器。因此,从考古发掘来看,汉代墓葬陪葬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家禽、家畜、奴仆俑和仓楼、井、灶等模型明器,不仅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富,也是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兴盛的真实反映。
展览地点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陶斯图路辅路)
<section data-cacheurl="" data-pm-slice="0 0 []" data-remoteid="" data-lazy-bgimg="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KKgPKoxLPJOSGTwWU3IrgCXaUD0jFJeF2cAd6AEehZ377Bgoj5tbw3jlCpUMapu3aT3nhkpzrXN6HtO1IkvOUg/640?wx_fmt=png&from=appmsg" class="" data-fail="0"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0px 24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 letter-spacing: 1px; line-height: 2; background-position: 0% 0%; background-repeat: repeat; background-size: auto; background-attachment: scroll; color: rgb(62, 62, 62);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png&from=appmsg&tp=wxpic&wxfrom=15&wx_lazy=1");" visibility:="" overflow-wrap:="" break-word="">
临时展览预告
预
告
01
· 2025 ·
2025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与时代同频共振。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按照国家文物局“全面促进优质资源直达基层、重视和发动青年群体力量、加速现代科技融合与智慧博物馆发展”要求,为迎接即将到来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携手焦作市博物馆,于2025年4月27日特别推出《高楼齐浮云——河南焦作汉代陶仓楼文化展》。
上图——焦作简介
上图——汉五层彩绘陶仓楼
02
陶仓楼介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仓楼」顾名思义,就是仓与楼的结合体,兼具储粮功能与居住功能。汉墓中反映墓主居住环境的陪葬品仓楼,其材质多为陶制,所以称为陶仓楼。两汉时期,随着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对粮食安全存储的要求不断提高。到了东汉,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豪强地主占据大量土地,实行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因此,仓楼这种集储粮、居住、防御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应运而生。七层彩绘连阁陶仓楼正是汉代繁荣经济的一个缩影,折射了当时手工业和制陶业的发达水平。
汉代信奉“事死如事生”,讲究厚葬“举凡生之所用之器,皆为死后从葬之物”。生前享受高楼大厦的土豪们,梦想着死后也能继续享受,所以就让能工巧匠比照着现实中的高大仓楼,制作出精美的陶仓楼,作为自己的随葬重器。因此,从考古发掘来看,汉代墓葬陪葬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家禽、家畜、奴仆俑和仓楼、井、灶等模型明器,不仅象征着墓主人生前的私有财富,也是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兴盛的真实反映。
展览地点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陶斯图路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