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焦作市博物馆紧扣“怀川端午乐·焦博研学潮”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线上线下文化体验活动,吸引观众1.48万人次到馆参与,举办特色活动34场,惠及公众6.7万人次,充分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每日10时、15时,志愿讲解员及“小小讲解员”在主展厅提供公益讲解,引领观众探秘古城山阳,领略悠久历史。
一、主题研学:传统焕新,寓教于乐
1.龙舟载运·门挂祈愿。观众以竹木为材,亲手制作龙舟主题门挂,承载“千帆竞发志,一门安康愿”的期许,让传统民俗跃然“门楣”。
2.匠心锤艾·亲子手作。融合非遗缠艺与中医锤熨疗法,亲子家庭共同制作艾草锤,在捶打间感受艾草清香,体悟“艾承岐黄,锤系安康”的中医生活美学。
3. 香囊沁芳·非遗传承。动手制作非遗香囊,方寸之间寄托“安康永续,文脉长存”的祝福,共续怀川大地“香传万代”的文化篇章。
二、非遗潮玩:互动体验,人气高涨
1. “焦作印迹·拓印仓楼”。超500组家庭现场体验汉代陶仓楼纹样木版拓印,将“焦作印记”带回家珍藏。
2. “礼乐春秋·古潮投壶”。结合历史文化知识问答的投壶竞技,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古今碰撞乐趣多。
3. “文物觉醒·仓楼奇遇”。融合沙包运动的“仓小楼大作战”,让博物馆IP形象“仓小楼”走近观众,老少皆宜,超1000人次参与。
三、线上联动:云端共享,辐射更广
依托“百姓文化超市”平台及抖音直播,推出3场线上活动,观看量达5.3万人次。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展览、参与互动,有效拓展了文化服务半径,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
四、游客赞誉:文化过节,渐成风尚
市民张女士表示:“孩子做龙舟懂了赛龙舟的意义,穿汉服投壶也特别有意思,活动既有新意又有内涵。”来自山西、云南的游客称赞博物馆“将传统习俗巧妙融入现代体验,让端午‘仪式感’更贴近年轻人”。
焦作市博物馆通过多元创新的活动形式,不仅生动延续了挂艾草、佩香囊等端午习俗,更有效激活了公众的文化记忆,成为市民假期文化生活的热门之选。未来,博物馆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路径,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
端午假期,焦作市博物馆紧扣“怀川端午乐·焦博研学潮”主题,精心策划系列线上线下文化体验活动,吸引观众1.48万人次到馆参与,举办特色活动34场,惠及公众6.7万人次,充分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每日10时、15时,志愿讲解员及“小小讲解员”在主展厅提供公益讲解,引领观众探秘古城山阳,领略悠久历史。
一、主题研学:传统焕新,寓教于乐
1.龙舟载运·门挂祈愿。观众以竹木为材,亲手制作龙舟主题门挂,承载“千帆竞发志,一门安康愿”的期许,让传统民俗跃然“门楣”。
2.匠心锤艾·亲子手作。融合非遗缠艺与中医锤熨疗法,亲子家庭共同制作艾草锤,在捶打间感受艾草清香,体悟“艾承岐黄,锤系安康”的中医生活美学。
3. 香囊沁芳·非遗传承。动手制作非遗香囊,方寸之间寄托“安康永续,文脉长存”的祝福,共续怀川大地“香传万代”的文化篇章。
二、非遗潮玩:互动体验,人气高涨
1. “焦作印迹·拓印仓楼”。超500组家庭现场体验汉代陶仓楼纹样木版拓印,将“焦作印记”带回家珍藏。
2. “礼乐春秋·古潮投壶”。结合历史文化知识问答的投壶竞技,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古今碰撞乐趣多。
3. “文物觉醒·仓楼奇遇”。融合沙包运动的“仓小楼大作战”,让博物馆IP形象“仓小楼”走近观众,老少皆宜,超1000人次参与。
三、线上联动:云端共享,辐射更广
依托“百姓文化超市”平台及抖音直播,推出3场线上活动,观看量达5.3万人次。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云游”展览、参与互动,有效拓展了文化服务半径,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
四、游客赞誉:文化过节,渐成风尚
市民张女士表示:“孩子做龙舟懂了赛龙舟的意义,穿汉服投壶也特别有意思,活动既有新意又有内涵。”来自山西、云南的游客称赞博物馆“将传统习俗巧妙融入现代体验,让端午‘仪式感’更贴近年轻人”。
焦作市博物馆通过多元创新的活动形式,不仅生动延续了挂艾草、佩香囊等端午习俗,更有效激活了公众的文化记忆,成为市民假期文化生活的热门之选。未来,博物馆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路径,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